阿刀对话莫言:小说为何而存在
日本著名小说家、直木奖得主、前日本笔会会长阿刀田高和中国著名小说家、茅盾奖得主、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,昨日在上海书展“国际文学周”就“小说为何而存在”的话题进行对话。两位小说家毫不讳言,直抒胸臆。
艺术为个体而存在
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,阿刀田高认为日本前辈作家的一些看法不无道理,他们认为,艺术是为个体而存在。比如渡边淳一经常写一些不伦爱,这样一些题材,在一个法律限定的婚姻制度下面,都是不道德行为。但相关到个体的时候,这有是人生当中非常有分量的一部分体验。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不幸的人而存在,对一个感动的作品,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存在价值。对此,莫言赞同地说,因为创作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劳动,创作最宝贵的本质就是个性的表现,个人情感的流露,个人风格的体现。说到渡边淳一,莫言说他也看过《失落园》,也看过根据渡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。这样的小说按社会公认的价值和道德来讲,主人公的行为是有背道德的,跟有夫之妇偷情,然后再自杀,无论哪个阶层的人,都不能容忍这种行为。但是作为一部文本,一部小说,具有它的认识价值。有读者从里面看到了偷情,有读者从里面读到了绝望,也有读者从里面读到了人的精神苦闷,作品存在就有它的社会意义。中国名著《金瓶梅》中大量肉体性的描写历来招致很多的批评,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它的文学性持肯定的态度。它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。所以说,世界各国的文学都有它的特殊性,有它的个性,但还是有一种共性存在。无论是日本作家还是中国作家的作品,通过翻译都可以阅读,都可以被打动,就是因为在这些作品里面,表现了人类的情感共鸣的特征。
展示美好的民族语言
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,阿刀田高越来越觉得,文学的创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,就是把自己的国家的美好语言,向年轻人展示。作为一个日本的作家,在创作中,他会尽力把日文美好的部分,展现给读者。对此莫言完全同意阿刀田高先生的观点说,因为没有语言,艺术就不存在。所以他认为小说之所以不会死亡,就是因为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形式。它的审美形式就是以语言为基础。我们可以反复阅读一些经典作品,这里面的情节我们都很熟悉,但在重读过程当中依然能够感觉到一种快乐,就是因为语言具有魅力。他也曾经发表过一个观点,认为小说家和文学家的区别在于,文学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体,对自己的母语的发展作出了贡献;而小说家就没有创造出来独特的文体,他可能讲了很多精彩的故事;所以我们说中国有很多的小说家,世界上也有很多的小说家,但是能够配得上文学家桂冠的寥寥无几。马信芳 文/图
阿刀田高和莫言(右)。
评论